本項目總投資3900萬元,選址位于國家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本項目年產聚酰胺類5000t(其中酮亞胺聚酰胺和溶劑型聚酰胺各1000t、高固含聚酰胺3000t),改性胺、萘磺酸胺各1000t,聚醚胺3000t。項目年生產300天,主要原輔材料可以從市場采購解決。
評價承擔單位:南昌大學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本項目的大氣污染源主要是導熱油爐煙氣。水污染源主要是生產工序水洗廢水、煙氣洗滌水、地面沖洗廢水和生活污水。固體廢物主要有過濾渣、廢高嶺土、水處理污泥、煤渣、脫硫渣和生活垃圾。噪聲主要來源于鼓風機、引風機等設備產生的噪聲。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導熱油爐煙氣采用旋風除塵+麻石水膜旋流除塵脫硫器吸收后經1根高30m的煙囪排放,處理后的廢氣經煙囪達標排放。項目外廢氣對環境影響較小。
2、廢水。項目生產廢水經中和+絮凝沉淀+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后經污水管網達標排放,生活污水經化糞池+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后經污水管網達標排放。項目廢水對受納水體影響較小。
3、固體廢物。根據項目在現階段的固體廢物處理意向,過濾渣、廢高嶺土、水處理污泥等均屬危險廢物,送有質資的單位處理;煤渣用于鋪路;脫硫渣外售建材廠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定期送填埋場填埋。
4、噪聲。為降低噪聲的影響,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設計盡量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其次,車間通風、空調和排氣系統的綜合降噪措施;另外通過采用建筑物隔聲。
5、為防止建設項目廢水下滲對地下水的造成污染,對車間地面(含排水溝)采用防腐、防滲漏設計,車間跑、冒、滴、漏的廢水經排水溝收集后泵入污水處理站處理;防止物料及污水滲漏造成地下水污染。
6、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環境風險主要為二甲苯、甲醇、硫酸、氨等化學品原輔材料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環境風險,及廢水和廢氣等污染治理設施失效時事故排放及專用排水管道破裂風險。為防止物料泄漏風險,儲存區均設置圍堰和地溝接收。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在采取報告書所提污染防治措施情況下,各類污染物可達標排放,其影響可被環境所接受。只要切實有效地實施該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達到設計要求,同時在項目建設期及建成服務期嚴格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所要求的各項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則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將得到應有的保證。擬建項目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五.公示途徑
公示期限為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
公眾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眾可在項目建設單位索取補充信息,期限為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本項目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為擬建項目廠址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以及對本項目關心的公眾。
本次公告主要征求公眾對于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的看法;對目前區域范圍內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對項目是否認可;重點關心的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對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對本次公眾意見調查工作的建議。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眾可通過網站提交、向指定地址發送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
八.公眾提出反對意見者,請電話通知或發郵件等告知真實聯系方式和反對理由,本評價將聯系提出反對意見的公眾并就相關合理意見進行落實,提出反對意見的公眾個人信息可予以保密。